阿里集團在近期發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副董事長蔡崇信、CEO張勇與CFO武衛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不約而同指向了“協同效應”——除了阿里生態系統,另一重點是支付寶。
張勇所言“協同效應”,具體在財務數據上的表現,開源與節流: 本季度阿里中國零售平臺(淘寶、天貓)月活躍用戶新增3400萬,至7.55億,營收1149.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這是開源;節流方面,一般管理銷售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產品研發費用在總營收占比都降低了——一般管理銷售費用處于近兩年來最低的5%、市場營銷費用首次降低到了9%,此前市場營銷費用占營收比均維系在10%-12%區間。
有人將阿里2012年開始的一系列擴張,比喻成業務層面的修橋補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圍繞它最初的愿景與戰略初衷,其實并沒有太多改變:阿里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公司定位是提供數字時代的商業“水、電、煤”基礎服務,阿里一切業務都要圍繞——“數據”。
數據,既要“全”,也要“活”。
當前全球經濟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這個新時代是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綜合應用的時代,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高度融合的新時代,是人的需求與技術共同進化與融合的新時代。就企業而言,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如何提升數字化生存能力成為當前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傳統的組織和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和應對,這就要求必須用數字化生存的思維進行組織變革與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創新,其核心在于人與組織關系的重構。